旅游局早前曾表示,隨著訪澳旅客增加,旅客投訴微增,大多涉及交通,而居民都反映“乘車難”和“截車難”,希望政府引入網約車的呼聲愈趨增加。立法議員李靜儀希望政府關注社會對網約車的要求,建議至少在現有的士服務的基礎上增加網約平臺的預約功能,由官方把關程序的使用情況,尤其透過監管令網約的士不能隨意收費,最終達至便利居民和旅客出行。
立法議員李靜儀(市民日報記者 鄭杰駿 攝)
李靜儀表示,疫情過后,居民和旅客對的士服務需求明顯增加,但現時不少8年期的士的牌照陸續到期,令普通的士數量持續減少,造成近期“搭的難”的感受更強烈。她指政府亦知道問題所在,交通局重申將于今年推出300臺新8年期的士公開招標,她希望政府盡快出臺競投規則并招標,以響應市場需求。
她續說,隨著愈來愈多居民到內地使用網約車,體驗到網約車的便利,而訪澳旅客主要來自內地,亦習慣使用網約車,故近期社會提出希望澳門有網約車服務的要求。李靜儀坦言,雖然政府指《新的士法》沒有網約車的內容,亦涉及規管問題,她認同澳門地方較小,如果在沒有規范的情況下開放網約車,確實會涉及很多監管問題、服務質素問題,甚至交通阻塞和交通秩序的問題,但仍希望政府關注社會對網約車的要求。
冀的士增網約平臺預約功能
李靜儀認為,政府可分兩步處理,現時特別的士方面有電召功能,日前交通局表明,已要求電召的士公司在限期內整改,包括完善預約機制,希望政府督促電召的士公司盡快做好有關工作。
疫后市民和旅客都反映“截車難、乘車難”(數據圖片)
普通的士方面,她建議至少在現有的士服務的基礎上,包括即將增發的300個出租車牌照,以至現有的士,考慮增加網約平臺的預約功能,由官方把關程序的使用情況,透過有規范的預約平臺達至有網約車的功能,如果的士的網約服務有違規違法情況,政府有監管和處罰手段,尤其透過監管令網約的士不能隨意收費,藉以確保服務質素、乘客安全、交通秩序,而不是沒有規范,任何人以自己的車輛接客。她期望透過增加網約功能的士,令市民和旅客透過預約,知道的士何時到達,而不是在街上無了期等待,便利市民和旅客出行,的士司機亦毋需在街上“兜客”。
透過分析客流調整巴士班次
另外,除網約的士外,對于整體“乘車難”問題,李靜儀表示,明白政府不可能盲目不停增加巴士和的士數量,建議政府與巴士公司商討增加部分快線班次,特別是口岸之間的接駁快線,相信政府和巴士公司都掌握各條巴士路線的客量和需求,透過分析不同時段客流的方向,適當地調整和增加班次,達至疏導客流。另一方面,她指道路工程太多,部分巴士路線因封路改路需要“兜大圈”,促盡快完成封路范圍大的道路工程,否則巴士和的士的運作都受到影響。(責任編輯:吳從周)
特別聲明:本文系中新網客戶端“華媒站點”上傳并發布,僅代表作者觀點與立場,所有權歸屬原作者,中新網僅提供信息發布與展示平臺。